招生手機:15779186886
招生電話:0796-3275566 15779186896
微信ID:shenhaoxuexiao(申浩學校)
地址:江西吉安吉水龍華北大道(新人民醫院旁)
網址:www.celinehandbagsoutlet.com
10月24日,申浩實驗學校有2名同學的優秀習作發表在《江南都市報》教育版上,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!
1.廬陵的變與不變
贛水悠悠,沉淀了廬陵的千載風韻;青原巍巍,承載著吉州的百年滄桑。
青色的磚瓦,青灰的石板路,單純的色調,筑就中外聞名的吉州窯;雨茫茫,路蜿蜒,竹木蒼翠,橋身堅毅,凈居禪寺隱逸于濛濛煙雨中;江水北去,白鷺翔空,書院的朗朗書聲氤氳了千年……
云兒流散,花兒開敗,時光長河不息,歷史幾多變遷。今日的廬陵,舊貌換了新顏。從廬陵到吉州,再到吉安,改變的不僅僅是名稱。
護城河已變成吉安的“后花園”。悠悠垂柳輕輕拂過吉安人民的心底,讓游走于摩肩接踵的高樓之間的忙碌,有一片休憩的樂土。沿河蜿蜒而走的廬陵老街,原汁原味的廬陵風貌,于車馬喧鬧的都市中,宛如時光交錯,夢回繁華。
明萬歷年間,到吉安經商的閩人不會想到,當年在贛江邊種植的榕樹,現在已成為吉安有名的風景。民間有“榕不過吉”之說,而這株榕樹,或許托了當年種植它的寓意——“吉祥”的福,竟然歷經了400多年風雨,至今仍盤根錯節,枝繁葉茂,四季翠綠,冠張如蓋。凝視滔滔江水,幾百年的靜默無語,它,會想些什么?
“一條條街道寬又平,一座座樓房批彩虹,一盞盞電燈亮又明,一排排綠樹迎春風……”吟誦著賀敬之的《回延安》,何嘗不是今日廬陵的寫照!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過神州大地,也滋潤了吉安人民四十多年。
時光易去,容顏易改,可刻印在廬陵人靈魂上的烙印,永遠不會改變!
書香濃郁的廬陵,涌現了大批文人志士和愛國人士。峰回路轉的瑯琊山,藏不住醉翁亭的喧嘩,太守與民同樂的的和諧場景,盡收眼底。水光瀲滟、碧蓮紅花的江南勝景,濡養了含蓄委婉、才氣過人的楊誠齋。國難當頭,棄筆從戎的文天祥,在伶仃洋的感嘆,深藏的是秀麗廬陵孕育的錚錚風骨……
井岡山上紅旗飄,革命志士多吉安。從草林到茨坪,自永新到黃洋界,蜿蜒的征程,連天的炮火,鑄就了吉安土地鮮紅的底色,一如既往地代表了中國的筋骨和脊梁。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吉安志士用他們的錚錚硬骨使這點“星星之火”燃燒到整個中國大陸,點燃了愛國志士的燃情斗志,鮮艷紅色渲染了半邊天,井岡山精神融入中國人的血骨。
時至今日的吉安人民,依然用淌在血液中、刻在靈魂上的精神傳承,續寫著華章。“井岡山精神第一宣傳員”毛秉華,幾十年風雨無阻,路洼洼,泥坡滑,道路艱險永不言,紅色精神廣傳播,辛勤播種后碩果累累,井岡山精神牢記人心,任務雖重仍心甘情愿,不辭勞苦。義務宣講井岡山光輝的革命事跡;強忍悲痛,舍小我為大家而捐獻幼女器官的劉秀云,身形是如此高大、感人;還有為國爭光的奧運冠軍劉虹,產后復出,居然兩奪世界冠軍,完美地詮釋了吉安子女的拼搏精神。
鐘聲悠揚,竹林喧動,贛江水帶走了千年的歲月,歷經了一代代人,見證了吉安的歷史變遷。一直未變的,是文人學子的心系天下,是井岡山的舍身為國,是吉州窯的精雕細琢,是大榕樹的淡然豁達……
是屬于廬陵、吉州和吉安一代一代的傳承。
2.細品書香
細品我國四大名著,讓我感慨中國古典小說之精妙。